首页  >  头条汇总
总书记大杂院里听民声:今天来看看老街坊

2014-02-28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2月25日电 据新华社“新华视点”微博报道,雨儿胡同29号、30号是北京典型的大杂院,院里都是小平房,过道狭窄。“做饭烧什么?”“取暖方便不方便?”“胡同里几个厕所?”总书记走进王云凤等4户人家,问冷暖,听心愿。在北京老城区长大的习近平说,这一片胡同我很熟悉,今天来看看老街坊,了解大家实际生活情况。

  退休在家的老知青关世岳、迟克申夫妇俩,怎么也没想到今天家里来了位特殊客人——习近平。老俩口住着一间半平房,水电气还算方便。总书记问:“下一步有什么愿望?”“房子再大一点,再有个卫生间。”听女主人回答得这么直截了当,大家都笑了起来。

  新闻背景

  雨儿胡同:位于地安门外大街东侧,呈东西走向,东起南锣鼓巷,西止东不压桥胡同。全长343米,宽5米。现有院落31个,居民330户790人。明朝时称雨笼胡同,清朝称雨儿胡同,属镶黄旗。光绪年间镶黄旗衙门曾在胡同北侧。民国后沿称雨儿胡同。

  北京“十一五”修缮院落5000余个:北京近年以旧城房屋解危排险、街巷综合整治和院落修缮改造工程为代表,开展修缮、改善、疏散,保护旧城“胡同—四合院”传统建筑形态。仅“十一五”市区两级财政共投入29亿元,修缮院落5000余个、房屋110余万平方米,改善5万余户居民住房条件。

  习近平考察北京城市规划:多留点绿地和空间给老百姓

 

  习近平25日来到北京市规划展览馆,观看专题片,察看城市模型,了解北京地理环境、规划布局等情况。在几块《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展板前,看到绿色越来越多,他表示,网上有人给我建议,应多给城市留点“没用的地方”,我想就是应多留点绿地和空间给老百姓。

  习近平考察北京历史文化风貌保护情况

 

  习近平来到平安大街东不压桥,看了玉河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展览和古河堤遗址,沿着修葺一新的河道边走边了解河道恢复和四合院修复情况。“总书记好”,看到习近平,胡同里的群众围了过来,总书记和大家热情握手。

  习近平总书记慰问“小巷总理”:“你们最辛苦”

  习近平总书记25日走进北京交道口街道福祥社区雨儿胡同看望居民,居委会主任李娜热情迎接,一路走一路汇报社区情况。看到社区干干净净,百姓幸福感很强,总书记表示,社区管理涉及方方面面,都要照顾到。你们最辛苦,请给社区全体工作人员问好。

  习近平雾霾中视察北京南锣鼓巷:同呼吸 共命运

 

  25日上午11时15分许,习近平来到南锣鼓巷雨儿胡同,还先后走进两个四合院探访住户,与居民握手并询问生活情况。

  总书记关注水安全:地下管道加粗了吗

  习近平25日下午来到北京市自来水集团第九水厂。北京市水务局负责人介绍说,北京近年加强了立交桥改造,防止内涝,总书记问:“地下管道加粗了吗?”“新管道按新标准铺,有些地方清了淤。”从南水北调水质、再生水成本到雨水利用率、地下水超采,总书记边走边提了不少问题。

 

 

  总书记关心“地沟油哪去了”:没有去搞麻辣烫吧

  “地沟油哪去了?”展板前,习近平问介绍生活垃圾处理情况的北京市市政管委负责人。负责人回答,北京各区都建了废弃油脂处理厂,年回收废弃油脂10万吨,还有70万吨通过市场化渠道处理。总书记又问:“没有去搞麻辣烫吧?”他说,我们在这方面加强了管理和监控。

  总书记连问北京交通发展 探讨解决“城市病”对策

 

 

  习近平来到北京市轨道交通指挥中心调度指挥大厅。宽阔的圆形大厅里,10多块巨型显示屏环绕四周,实时反映10多条轨道交通线的运行情况。总书记来到地铁10号线指挥台前,和工作人员亲切交谈,了解客流量计算方法,察看线路运行情况。上班错峰了吗、地铁里程是不是世界第一、袖珍公交运行如何、交通建设每年民间投资占多少、高速公路比较拥堵的是哪个方向……2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轨道交通指挥中心听取北京交通工作汇报,不时插话,详细询问有关情况,与大家探讨解决交通拥堵“城市病”的对策。

  总书记参观北京历史文化展览:小心别碰到

 

  习近平傍晚来到首都博物馆参观北京历史文化展览,在“燕蓟神韵”“国际都会”“日下积胜”等展区,他在一件件实物、一幅幅图片前驻足,认真听取介绍。在珍贵馆藏文物展台,习近平提醒忙着拍摄的记者们“小心别碰到,砸了我得负责”,幽默话语引来大家一阵笑声。

分享到:
责任编辑:力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