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视野:大妈很忙,大爷去哪了?

2014-07-23 来源:中新网

 01 下棋,看书,写文章

我大学还没毕业的时候,老爸就办了内退,每天有大把的时间。除了一些家务活儿和乱七八糟的事务,一天大约是这么安排的———

第一件事:遛狗。早上6点我爸就会被我家几条狗吵醒,早几年这些狗精力旺盛的时候我爸被它们扯着一路小跑,现在狗儿们都老了,就慢悠悠跟着我爸的步伐。

遛完狗回家就捅开电视看NBA。我爸看球的一大乐趣在于剧透。有时候有精彩的比赛,就会在重播时按出来给我看:“这场球精彩得很,你看嘛。”我追问他哪支队赢了是不是要大逆转,他都得意地微笑不说:“你看嘛,看了就晓得。”我真看起来了,他又跟在一旁回味兼评论,最后终于忍不住眉飞色舞地说起来:“最后一节遭反超了,诺维斯基最后一秒钟投了个三分球……哎哎,你咋转台了,你看嘛你看嘛,精彩得很。”老爸,你都剧透成这个样子了,我还咋个看?

中午时分,老爸的棋友就打电话来了。接完电话,老爸总是傲娇地表示:“看嘛,饭都没吃完电话就打来了,我根本不是好想去的。”然后匆匆忙忙扒完饭,拿着茶杯高高兴兴会棋友去了,一下就是一下午。老爸不吹牛,汇报战绩时输得多就说输得多,不过偶尔会加上一句:“有两盘是我让他的。”

到了晚上收拾妥当了老爸就看看书,写写小文章,相当看不起我们这种看电视剧的人:“看的啥子哦,那些电视剧拍得才叫一个孬哦!”不过老爸却追过两部超长剧,《意难忘》和《澡堂老板家的男人们》,每天到时间准点开电视,还经常找我讨论剧情。他称赞《澡堂老板家的男人们》说:“这个拍得好,好笑得很,都是些鸡毛蒜皮的事,但是很有生活的智慧!”

最近几年,老爸多了一项爱好,写诗(真诗,不是顺口溜)。我结婚的时候老爸赠诗给我,出国赠诗给我,生娃赠诗给我……去年,老爸参加了“诗词中国”传统诗词创作大赛,怒作100着,其中《辞岁》被光明日报作为优秀作品选登:壬辰岁尽迎癸巳,踏雪访梅吟小诗。堂奥未识鬓染霜,同窗共病泪沾衣。人间烟火三餐饭,仙界烂柯一盘棋。哲理天道渐省悟,大象无形大音稀。谈起自己的诗作,老爸总是很遗憾:唉,我拼音不好(一口标准方言),格律平仄不知道对不对。 

 02 《除了看剧,还是看剧

老妈走得早,老爸一个人把我们拉扯大。前几年他出去打工,在伙食团煮饭,包吃包住一千多。我结婚后,想到我跟老公忙,老爸就来到我家帮我们买菜做饭。

我住的地方离老家几千里,在这边除了我和老公他一个人都不认识;我们工作也忙,又是年轻人,龙门阵也摆不到一起;这边的人口音和老家大不同,有些话听都听不懂;小区的老头老太太约他一起打打小麻将,他反应激烈,说他这辈子都不会去赌博,怎么说都不能让他明白麻将消遣和赌博是两回事。所以老爸在这儿,基本上是能不出去就不出去。

因为我和老公早上吃得简单,一般都是牛奶面包加鸡蛋,所以他一般早上七点半出门买菜,八点半回家,把我上班前做好的早饭吃了,把地扫一下,拖一下,把房间收拾一下,就躺在沙发上开始看电视。老爸看电视也不挑,从抗日剧到偶像剧,从国产剧到韩剧,从新闻到综艺,从生活趣谈到纪录片,都看得有滋有味。11点开始做午饭,等我们12点下班回来就开饭。

吃完饭,他把碗洗了就去“午眠”。等他睡醒了,我们又都去上班了。打开电视,吃点水果,又是半天。5点一到又要做饭,6点得开饭。

晚饭后收拾干净厨房,我喊爸一起去公园散个步,他不去:“你们两个人,我跟到像啥子嘛,我要看电视。”最近他正在追言承旭主演的《恋恋不忘》,这么狗血的总裁剧,他居然看得多投入的。如果遇到电视不好看,他就拿出新买的大屏幕手机看搞笑视频。

看他一天到晚不出门,我和老公也有点着急,总觉得对身体不好。周末,老公喊他一起去钓鱼。他去了一次就不去了,说“难得坐”。

我们又喊他一起去农家乐耍,他不去:“农村头有啥子耍的嘛?我以前天天在农村,都看腻了。”

于是乎,他就每天窝在家,除了买菜做饭收拾屋子,就是看剧,看各种剧。别的老人打麻将的时候,他在看剧;大妈们吃了饭在楼底下跳舞的时候,他还在看剧。看到晚上10点左右,就上床睡觉,基本上天天如此。 

 03 《白天打牌冲壳子晚上看电视准备冲壳子

我爸一辈子心高气傲,没想到老了老了倒还平和了起来,天天泡茶馆,忙得不亦乐乎。

我爸性格外向,遇事喜欢发表“独到见解”,所以年轻的时候一直都很强势,从来都是他说了算,他也一直觉得自己做的决定“没得好多错了的”。所以老了之后他的话被我们越来越当耳旁风时,他也曾失落过。不过没多久,他就在县城一家茶馆里找到了乐趣。

我爸兴趣广泛,什么都可以来一下。有一天他在那家茶馆喝茶时,恰好旁边一桌半大老头要打长牌,无奈却缺了一个人。看他们心欠欠的样子,老爸立马走过去,帮他们凑了一桌。结果不打不知道,一打吓一跳,老爸牌技不错,加上能言善道,风趣幽默,视野又开阔,国际国内形势都摆得起,立马赢得欢迎。打呀打的,他们就成了一群志趣相投、天天都要约到一起整几圈的“老”朋友。有一次春节回去,爸爸饭桌上聊起他这帮朋友,简直眉飞色舞:“我本来叫‘开训’,结果不晓得哪个大舌头喊我被他们听成了‘开心’,都说我这名字取得好,就像我这个人一样,一天到晚透乐得很。现在大家都‘开心’‘开心’地叫我,我这个名字在东门茶馆里出名得很,你叫我正名,反而没得哪个晓得!”说完一阵爽朗的大笑。

因为和这帮老头太合得来,我爸现在也不来成都了,每天吃完早饭,把菜买起,10点钟,准时到东门那家茶馆会他的牌友。不是打长牌就是打麻将,长牌就一角钱一张牌,麻将呢,“就打5角钱的”,一天输赢也就几块钱,“混日子”。中午如果天气好,就回家吃饭;如果下雨或太阳大,就在茶馆里吃碗面。打到下午4点,准时收工,因为有老伙计要去接放学的孙孙。爸爸也就收工“下班”,回来的路上顺便把菜买了。晚上呢?“晚上就在家陪你妈妈看看电视噻,不然她说我一天到晚打牌不管她,顺便关心一下新闻,不然第二天到茶馆里摆都没得摆的”。

有时候我会打电话回去批评他一天到晚坐到要不得,让他多动一下。他就在电话里耍赖:“我一动就恼火,出气不赢的,只有坐到还舒服点。”最近,老爸终于听从了我的劝告,每天出去打牌都骑起他的二八圈自行车先在湖边绕半个小时。 

 04 《太阳落山了,去打太极啰

说起老爸的经历有点传奇。年少失学,一辈子自学数理化,退休前被评为电子工程师,养成了非常良好的自学习惯。

老爸每天6点过就起床,开始忙碌而丰富的一天。

去年,我的女儿进入四年级,小升初的压力逐渐找上门来,老爸便想着要在暑假里给她辅导数学,这也是我们小时候暑假的常规安排。每天上午,他在书桌前看书、做题,为了找齐这些书,他跑遍了成都的书店。半上午时,他开始进餐———一个人生活,他把一日三餐改成了一天两顿。

中午12点半,他坐在沙发前,静等《百家讲坛》开播。他看电视,非常有选择性,且雷打不动:央视的《百家讲坛》、《健康之路》、《海峡两岸》,北京卫视的《养生堂》。为了更好地记录,他还买了摄像机,将每天的《健康之路》、《养生堂》录下来,整理成笔记,然后根据家人的身体状况,选择其中的名方配药,自己当医生。我的白发早生,孩子的近视眼纠正等等,都是他亲自配药、监督服用。

看了《健康之路》后,老爸准备去打太极拳。骑上电瓶车,几分钟后就来到府南河交大段,那边有一群拳友。碧绿的林中,七八个人站成三角形,穿着白衣白裤,悠悠扬扬地出拳、收腿,富有观赏性。老爸最不讲究着装,汗衫、黑裤,一点也不为整体队形添美。但他打得极为认真,特别讲究随拳运气、出脚走位。三四年下来,他有了不少拳友,他们中有在职领导,也有退休教授,还真是卧虎藏龙。

下午4点过,是他去学校接外孙女的时间。出发前,他会根据天气和孩子身体状况,带上自制的核桃汁或蜂蜜柠檬水。

每晚7点过后,老爸的电话就自动失联,要找到他,得等到晚上9点半他收拳之后。这是他和外界交换信息和观点的时候,第二天一早接孩子时,我们就可以聆听到他头天晚上的见闻和收获。 

 05 《我就是爱时政,别叫我停下来

有这么一批老大爷,非常热衷时政大事,尤其是国际政治军事,每每口若悬河高谈阔论,那架势分分钟要取代张召忠教授。

有这么一群老大爷,非常热衷时政大事,尤其是国际政治军事,口若悬河高谈阔论,那架势分分钟要取代张召忠教授。腰间挂个小蜜蜂是时政大爷的标配,走起路来神气活现的。

邻居胡大爷就是典型代表。

胡大爷和老伴现在主要负责在家带孙。因为胡大妈要负责买菜做饭,因此推小孙子出来耍的任务很多时候就落在了胡大爷身上。婴儿车放奶瓶的地方放上了胡大爷的茶杯,再在腰间别上小蜜蜂,胡大爷这就出门了。

没过多久,我就发现胡大爷遛小朋友根本不专心,通常一看见围坐在树下伞下的老朋友们就凑过去了。先是站在外围寒暄一番,有人走了就替补坐下,热烈地聊起来,“打不起来”“白杨洲际导弹”“G8”之类词语不绝于耳。

都说晚饭后那段时间是中国大妈们的黄金时间,她们热烈地投入到各个或大或小的广场上的坝坝舞。但其实与大妈们相比,这段时间也是胡大爷这类老头一天中最美妙的时光。这个时候儿子媳妇回来了,小孙儿有人接手了,胡大爷们就一身轻松了。大爷们坐在小区门口的板凳上,天南海北,从世界杯聊到假球、国际赌球集团、美洲各国综合实力大比拼……不一会儿,胡大爷就来了,关了正在播肾病广告的小蜜蜂,在一边听着,脸上挂着神秘的微笑,时而轻轻摇头,时而微微颔首。突然,胡大爷咳嗽两声,用一种稳重而自信的腔调强势插入:“欧洲最大的博彩集团BWIN你们知道不,人家是很多球队的赞助商……”胡大爷才起了一个头,就把其他大爷震住了。又有一天,我又听见胡大爷在高谈阔论:“日本解禁集体自卫权……核心利益……东海防空识别……”突然,胡大爷话锋一转:“乌克兰又有两个州进行了公投,你们知道吧,这个事情奥巴马和普京是通了电话的……普京的意思是……但是奥巴马怎么可能同意……”说得轻描淡写,感觉他刚刚才从克林姆林宫加班回来,电话就是他亲自拨出去的一样。再看周围一转几个大爷,无不露出钦佩的神色。

胡大爷到底从哪儿获得这么多消息的呢?我一低头,瞥见了他别在腰间的小蜜蜂。难道真的是“小蜜蜂在手天下我有”?

来源:成都商报 责任编辑:李小白

分享到: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