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为啥能成功

2018-01-19

  赵匡胤是后皇帝周世宗柴荣的爱将,由于赵匡胤战功卓著,周世宗柴荣对他十分地信任,任命赵匡胤为检校太傅、殿前都点检,掌握着后周最精锐的部队——禁军。显德六年(959年)六月,柴荣驾崩,终年三十九岁。柴荣七岁的儿子柴宗训即位,赵匡胤成了周世宗柴荣的托孤大臣。其实,以赵匡胤与柴荣这样的君臣际遇,赵匡胤大概没有这样快就打算在柴荣尸骨未寒之际就篡权七岁的小皇上柴宗训的皇位。可是,自从周世宗柴荣一死,刚上任的小皇帝年龄实在太小了,后周的这些将军们就都有点群龙无首的感觉,特别是当时正好处在乱世之中,政局十分不稳定。

  于是这些将军们与众军士一起哄,给老赵来了个黄袍加身,老赵也就半推半就,做了皇帝。只是,赵匡胤比别的将军们多了一点心思——这样的事,自己麾下的军士能干,别人是不是也能干?这层窗户纸,一经丞相赵普点破,于是就有了“杯酒释兵权”。至于“杯酒释兵权”为啥这么顺利能成功,关键还是有以下因素:

  一是赵匡胤为检校太傅、殿前都点检多年,掌握着后周最强大、最精锐的部队—禁军。实力在那摆着呢!

  二是此时掌握兵权的大将,都是赵匡胤的“哥们加兄弟”。这些“哥们加兄弟”和赵匡胤的关系相当不错。他们都是出生入死一起走过来的,他们对赵匡胤非常尊敬,很听赵匡胤的话。这个感觉就像梁山好汉对宋江那样。所以赵匡胤要“杯酒释兵权”,他的兄弟们不能不听。

  三是赵匡胤有足够的理由说服大将们。这个理由就是赵匡胤从后周那里获得皇位的过程。赵匡胤说,我知道你们都是好兄弟,你们绝不会反我。但是难保你们的部下不会也把一件黄袍披在你们身上,那时候,你们不想当皇帝,也由不得你们了。这个理由赵匡胤的那些大将们真的无法反驳,因为他们都是从那时候走过来的。如果反驳,意思就是赵匡胤的皇位来得不正,是赵匡胤有意而为,这个话怎么能说呢?

  四是赵匡胤做的是一笔还算公平的交易。什么交易呢?就是用金钱买大将们手中的权力,再与这些将军结成儿女亲家,这些将军们就算是皇亲国戚了,再说,平时咱老赵为人的口碑你们也是知道的,你们还有啥不放心的?他说,我再给你们一大笔钱,给你们一大片土地,你们回去当“富家翁”,过好日子。反之,你们不回去,你们留在朝廷上,那么你们就对我就构成了一种威胁,那我这皇帝当得不痛快,你们也过得不痛快,最后说不定哪天我就把你们给杀了。赵匡胤陈明利害,软硬兼施,那些大将也不得不接受他的建议。

  五是赵匡胤的释兵权是渐进式进行的。当然了,掌握兵权的,除了他兄弟外,还有其他一些地方的节度使。赵匡胤先解除了他兄弟的兵权,再解除其他地方节度使兵权的时候,他们自然无话可说。

  就这样,赵匡胤仅仅用了一年的时间,就完全撤换了整个军队的领导,最终和平实现了“杯酒释兵权”。

分享到: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