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清朝大臣拜见皇帝要先甩两下袖子?有讲究

2018-07-11 来源:陪你聊历史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历史中,有两个少数民族建立了大一统的王朝。一个是蒙古人的元朝,一个是满族人的清朝。元朝统治中国99年。而清朝的统治却长达268年,历经12个皇帝。蒙古人统治的时间之所以这么短,就是元朝统治者始终没有接受汉族文化,把自己当成外来政权。

  元朝统治时期,汉人是最低等的。蒙古人杀死一个汉人,只需赔偿一头毛驴。相对来说,清朝的统治者就聪明多了,口头上提倡“满汉一家”,但实际上重用满人大臣执掌大权。比如说,乾隆时期的权臣和珅,就是满人。

 

  清朝入主中原以后,推行了剃发易服令,也就是所谓的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激起了汉人的强烈反抗。比如说江苏省江阴县这个城市,就拒绝执行这个命令,并全城抵抗。最后清军到来,全城幸存者只有几十人。原本满人,还想推广满语,后来只得作罢。

  随着时间的推移,满族文化逐渐与汉文化融合。但是有一项礼仪,也就是每次大臣跪拜皇帝之前,都要先甩两下袖子。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清朝官员的官服是马蹄袖,也就是在窄窄的袖口上,再接出一个半圆形的“袖头”。满人做为一个少数民族,活跃在东北地区。因北方天气寒冷,马蹄袖就有防寒护手的功能。我们知道,汉人的服饰是宽袍大袖。相比来说,马蹄袖比较紧,更有利于骑兵作战。

  满人统治中原以后,设计官服也参考了汉服甩衣袖的动作,设计了这一套礼仪。不难看出来,满族统治是十分尊崇汉文化的。

 

  第二,甩两下衣袖,是为了向皇帝表示证明自己的忠诚,没带任何凶器。传统汉服的衣袖,里面是可以缝制口袋的。起初为了防止,心怀不轨的汉人大臣,所以清朝统治者规定,大臣跪拜自己之前,要先甩甩衣袖。要知道,古代历史上不乏刺杀皇帝之人,比如图穷匕见的荆轲。

  第三,甩袖子最开始也是证明,自己两袖清风。要知道汉服之所以那么宽大,是可以藏很多东西的。哪个不皇帝不喜欢自己的手下廉洁奉公。但是奇了怪了,越是贪官,甩袖子甩的越彻底。这个我们看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就知道。

分享到:
责任编辑:梦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