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南宋理宗为啥执意立自己痴傻的侄子为太子

2019-08-04 来源:谈古论今说历史

 

  宋朝是个崇文抑武的朝代,在这个朝代中,文官是非常吃香的。当时的宋太祖赵匡胤发动了陈桥兵变,相当于篡位了。在这样的情况下赵匡胤建立了历史上的宋朝,在这之后还出现了杯酒释兵权的典故。这一点被很多皇帝效仿。

  陈桥兵变的发生让赵匡胤对兵权非常看中,因为赵匡胤正是有了后周的兵权,才敢造反的。于是就建立了历史上的北宋,它与后来的南宋合称为宋朝。历史上的宋朝在文化、文学方面的发展达到了巅峰,在这一时期文学家层出不穷。

 

  这时候的宋朝在武将方面是很弱的,不过宋朝面临很多强敌。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下生存下来,已经是非常不易了。南宋时期,出现了一位昏君,他就是南宋理宗赵昀。历史上南宋的皇帝与北宋的皇帝都是有血缘关系的。例如赵昀就是赵匡胤之子赵德昭十世孙。

 

  赵昀在历史上可不是一位明君,反而是一位昏君。赵昀在位的前十年,被权相史弥远控制,这时候的赵昀是一位傀儡皇帝。此时的赵昀每天做的事就是纵情声色,无所事事,完全不像是一个皇帝。后来史弥远死后,赵昀才开始亲政。

 

  作为皇帝,赵昀肯定有一件重要的事要做,就是立储君的问题。历朝历代的皇帝都要为此苦恼,康熙帝时期,因为废太子的发生,导致了九子夺嫡的出现,结果康熙帝看到了自己的骨肉相残,假如康熙帝没有废太子,那么九子夺嫡就不会出现。

 

  可是选太子,也是非常重要的,假如太子选不好,那么王朝就会陷入动乱。举个例子来说,就是晋朝的司马炎作为开国皇帝,可是在选择储君方面,就犯了大错。司马炎竟然将自己的傻儿子司马衷作为皇位的接班人,结果问题来了。

 

  司马衷继位没过多久,八王之乱出现了 ,结果导致了五胡乱华。这样的错误应该是后世吸取教训的,可是赵昀偏偏是个倒霉的人。赵昀是南宋第五代皇帝。早年,他曾生下一子,但是早夭。后来仅仅四十岁就驾崩了,没有留下子嗣。 

  为了将皇位传下去,赵昀的亲弟弟赵与芮的儿子充当了太子的角色。后这个儿子被赐名赵禥,也就是历史上的宋度宗。这个赵禥在做太子期间,就是非常的好色,《续资治通鉴》记载了赵禥荒淫无度,根本不是一个做皇帝的料。

 

  宋理宗要将他立为太子时,大臣们一起反对,认为他是“朽木不可雕也”,可是宋理宗仍然不听劝,立了赵禥为太子。那么为什么宋理宗非要立赵禥为太子呢?历史上的宋理宗皇位来路不正,这在古人的眼中肯定是被诟病的,根本不会被赞同。

 

  偏偏当时的权相史弥远是想找一个能够操控的人,这样一来史弥远就可以成为南宋真正的掌权者。宋理宗原名赵与莒,不过这时候的赵与莒与赵匡胤的血缘关系已经很远了,史弥远立他为皇帝,为的就是能够操控他。后来史弥远死了,结果宋理宗亲政,这样一来宋理宗的皇位来路不正。

  当时的左相吴潜讽刺宋理宗为“臣无弥远之材,忠王无陛下之福”,左相吴潜表达的意思是不能像史弥远那样,强行把平民宗室立为皇帝。此事的难度就如同现在把一个痴傻皇帝扶上皇位一样难,而赵禥也不会如理宗当年那样幸运。

  宋理宗之所以立了傻侄子作为太子,为的就是怕后世的大臣将自己的血脉杀光,可是这个宋理宗是没有后人的,只能够让赵禥继位。选择自己的亲侄子为皇帝,才能保证后世皇帝不会对自己反攻倒算。南宋在赵禥之后,荒淫无度的皇帝越来越多,结果南宋没过多久就灭亡了。

分享到:
责任编辑:瑾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