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知道么,孔子孟子他们也闹过离婚

2016-11-28

  离婚,对于现代人来说是很平常的事。闲来品茗,钩沉历史,发现一些大名鼎鼎的古代人士也为离婚折腾过,煞是有趣,不信你来看看。  

  在古代,我们常见的离婚一词,那时一般还称为仳离、离绝、绝婚、出妻、休妻等。离婚的过程,也不是到而今的婚姻登记部门办理,往往就是口头上决定,或一纸文书了事。  

  古代名人中,曾经为离婚闹得沸沸扬扬的,首先算是孔子老先生了。孔子是个圣人,不过圣人也为走入围城苦恼。有一本书,叫《孔子家语》,算是日常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集,应该算是很客观的读物了。在孔子19岁时,他娶了宋国的丌官氏为妻,一年后生了儿子,也就是说,孔子20岁就当爹了。那时代,孔子已经爆得大名,鲁国的国王鲁昭公听说后,特地送来了鲤鱼祝贺,算是相当给面子了。孔子索性给儿子起名“鲤”,因是头胎,取字“伯鱼”。在《礼记》中,有一句话叫做“伯鱼之母死”,并不是说伯鱼的母亲死了,唐朝的文化人孔颖达在考究了一番后说,这句话的真实意思是“时伯鱼母出”,就是孔鲤的母亲被孔子休了。  

  这个孔颖达,是最早将孔子离婚的事披露给外界的,一时各界争论声四起。不过孔颖达也是一个治学严谨的人,不是那种信口开河的人,他这样说是经过大量文献研究的。孔颖达在文献中发现,孔鲤在得知离婚后的母亲去世以后,伤心哭泣,一年后还为孤苦离世的母亲守丧,孔子知道后,大为不悦,责怪儿子“甚也”,就是说儿子过分了。由此可见,孔子对妻子感情的冷淡。  

  用今天的话来说,孔子是因为同妻子性格不合而离婚的吗?其实不然。在日常生活中,孔子是一个相当苛刻的人,整日思考的他,听不得妻子平时的唠叨,嫌其“口多言”。民国大文人林语堂根据孔子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得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孔子在生活中是一个相当讲究的人。孔子说粮食越精致越好,肉类切得越细越好。可孔子的妻子,却是普通的劳苦大众,她的一些生活习性,已经与孔子产生了隔阂与矛盾。林语堂考证后说,有一次孔子摆家宴宴请客人,因为妻子去外面馆子里“打包”回来,孔子发现不是新鲜食物后,大为生气,让妻子很是闹心,这些反反复复的讲究,终于让妻子离家出走,孔子就干脆休了妻子。在《孔子家语》中,还有对孔子更不利的消息,书中说孔子“三世出妻”,意思是说孔子的父亲、儿子都有过离婚。这些说法,让历代“孔粉”心里都受伤。  

  儒派“孔孟之道”的另一人孟子也曾闹过离婚。荀子,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荀,他是最早曝光孟子闹离婚的人。荀子在《荀子·解蔽篇》中称:“孟子恶败而出妻”,意思是孟子厌恶老婆的不良品行,担心败坏自己名声而提出离婚。  

  孟子离婚的理由真是无厘头,主要原因就是老婆坐姿不雅。事情是这样的,有一回,外出归来的孟子回家,见老婆叉开双腿随便坐在地上,他很是生气,当场责怪了老婆,还向母亲抱怨:“这个妇人不讲礼仪,请允许我把她休了。”孟子的母亲还算大度,他对儿子说:“她也不知道你回家,反倒是你没打招呼就直接闯了进去,应该是你不懂礼仪哦。”孟子只好暂时忍了。不过这些类似的事情常常在家里家外发生,孟子同老婆的感情,据说后来发展到了“冷暴力”相处。唉,嫁给孟子这样随时讲究礼仪的老公,也是很辛苦的。  

  春秋时期的五霸之一齐恒公,他与蔡姬曾经有一段著名的婚姻,蔡姬是蔡国蔡穆侯的女儿。有一次,齐恒公与蔡姬一起到湖面划船,长期锁在宫中的蔡姬那天很是高兴,她快乐得玩起水来,还朝齐恒公身上撒水,并晃动着小船,自己乐得哈哈大笑。受到惊吓的齐恒公发火了:“别晃了,别晃了!”兴奋中的蔡姬没听老公的话。回到宫中,大怒不已的齐恒公把蔡姬送回了蔡国。蔡穆侯一气之下将女儿又嫁给了楚成王,吃醋的齐恒公又怒火中烧,决定讨伐蔡国和楚国,蔡国弱小,不是齐国对手,但齐国与楚国势均力敌,后来战事持续了好久。  

   陆游与表妹唐婉的爱情与婚姻,因为遭到母亲的反对而离婚。陆游为此留下千古绝唱的宋词《 钗头凤》,至今读来仍是哀婉动人。还有宋朝的李清照,在丈夫赵明诚去世以后,嫁给了张汝舟以后,悲哀地发现张汝舟是想骗取自己的钱财,便坚持着与张汝舟离了婚,后来在孤独凄凉中度日。  

  看看这些古代名人的离婚事件,为生活细节、家庭干涉、觊觎钱财而闹离婚,发现和现代人离婚的原因其实也差不了多少。(图片来自网络)

  版权声明:本文系凯风网独家稿件,欢迎广大媒体转载,请点击此处按要求转载。  

分享到: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