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博览  >  衣食住行
城市副中心这座特大型综合博物馆年底开放!两大地标建筑迎新进展

2023-02-17 来源:北京通州发布

大运河博物馆将于年底开放、路县故城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完成二次结构施工、建成三山五园文保示范区……

市文物局发布的2023年文博领域重点任务显示,北京城市副中心的两处重要文化地标将迎来关键节点。

建都870周年北京一系列

文保任务提上日程

其中包括,制定核心区文物腾退保护利用整体工作方案,研究文物活化利用政策。划定第十一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公布第九批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增补名单。启动第十批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申报遴选工作。启动市级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

在大运河文化带上

北京大运河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东馆),今年将完成所有建设工程交付布展,并于年底开放。

同时,落实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路县故城遗址保护展示工程主体结构施工已完成,今年将完成二次结构、机电安装和室内外装修。

首都博物馆东馆(大运河博物馆)

首都博物馆东馆(大运河博物馆)是一处特大型综合博物馆。

总建筑面积高达9.97万平方米,由主楼和市民共享大厅两栋建筑组成。

主楼地上三层、地下两层,高34.9米。共享大厅地上一层,地下一层,高19.5米。

由于其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设计使用年限长达100年。

万舟骈集,仓庾都会,大运河承载的不仅是一艘艘船只,更见证着千年历史记忆。

“帆船”造型的大运河博物馆,将历史文化融入建筑设计,勾勒出“古韵风帆”的运河图景。

运河之畔,绿心之中,一座生机勃勃的智慧型综合博物馆即将亮相。

路县故城遗址保护展示工程

位于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西北的路县故城遗址保护展示工程,是大型博物馆工程,由“博物馆”和“运营管理用房”两栋建筑组成,总建筑面积20130平方米。

工程建成后,将成为城市副中心和大运河文化带上的新地标和文化名片。

路县故城遗址公园规划用地面积113公顷,采取分期建设模式。

其中,先行启动区分为城墙、护城河遗址保护区、外围遗址休闲带三个区域。古城墙遗址上覆土3米至3.5米,种植高大乔木,恢复古城墙轮廓,古城外按照城市公园标准进行绿化。

截至2022年底,北京地区备案博物馆已达215座,全年共举办展览和活动近500项。

今年,“博物馆之城”将更热闹——本市将推进北京大运河博物馆等一批重点博物馆建设,培育北京老字号、会馆文化等独有博物馆品牌,持续开展“类博物馆”培育项目。

开展博物馆之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博物馆特色商圈建设研究、生态博物馆建设研究。

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三山五园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也将在今年完成创建,将通过京张铁路遗址公园一期工程、三山五园艺术中心建设等示范项目,打造北京历史文化名城重要承载区和国家历史文化传承典范区。

分享到:
责任编辑:朝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