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保健养生
脑卒中后遗症如何进行康复?6种方法有帮助

2021-05-17 来源:家庭医生在线

脑卒中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严重脑血管疾病,主要就是大脑的循环系统受到影响,大量的脑细胞和神经受到损伤引发的问题。除了可能会在发病时导致患者死亡以外,脑卒中后遗症也成为了比较严重的一种问题,往往会留下肢体语言以及吞咽功能等多种表现的病症。这也就需要长期康复治疗才能有效缓解。

脑卒中后遗症要如何进行康复?

1、药物控制

脑卒中后遗症的患者在进行康复治疗的时候,首先也就需要保持药物控制,因为脑卒中本身也就是在大脑部位形成了一定血栓影响到血液循环的一种情况。此时,需要长期使用溶栓药或者是抗血小板凝聚药物来解决问题,否则疾病可能反复发作,严重威胁到生命安全。

2、物理治疗

在早期,出现脑卒中后遗症的患者,通常都是无法自主活动的,这种偏瘫的情况也就需要外界刺激来进行恢复。常见的外界刺激也就是物理治疗的方法,因为电疗以及水疗和电针疗法等多种方式都能直接刺激到患者的深层组织和神经,也就能够更好的帮助患者进行恢复。

3、作业疗法

作业疗法是恢复一定活动功能的患者进行的治疗方法,因为患者恢复一定活动功能之后,对于肢体的控制并不完善,此时也就需要进行一定的作业来锻炼肢体的活动程度。恢复期间患者是不能够有效感觉到肢体存在的,这种时候就相当于要重新学会控制自己的身体,一些基础的活动以及劳动就能很好的训练。

4、医疗体育

医疗体育同样也是康复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这种体育方式是对患者起到锻炼的效果,并且不容易损伤患者的身体,即便是没有完全恢复活动功能的患者也可以进行锻炼。常见的方法也就是气功以及按摩,这一类方法可以持续对身体起到促进作用,帮助患者改善身体素质。

5、语言训练

有一部分比较严重的患者不仅仅会出现活动功能丧失的问题,语言功能也已经受到了影响,这也就是临床中常见的失语症。这一类患者除了要锻炼活动功能以外,还需要进行相应的语言锻炼,因为面部的神经以及肌肉已经不完全受患者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说话的能力,持续锻炼才可以恢复语言功能。

6、心理康复

心理康复是针对患者心理状态和智力状态进行调节的一种治疗方法。患上脑卒中后遗症的患者,心理状态一般不是特别稳定,因为脑卒中后遗症影响到了患者的生活能力,有的患者甚至完全不能活动,这种时候也就需要提高患者的信心,帮助患者进行积极的心理辅导。

脑卒中后遗症是非常严重的一种情况,虽然不会导致患者死亡,但是致残率非常高,所以也就需要在早期进行治疗。如果错过了脑卒中后遗症的最佳治疗时机,患者往往也就会失去活动功能,并且长期需要人照顾加重自身和家属的负担。

/t/t/t

分享到:
责任编辑:朝艳